左鍵測試

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

[心理] 耶魯心理學導論 (01)

 

 經由置底文介紹而得知這項中譯課程,一方面是本來就對心理學

有興趣,一方面是不少家族成員,包括自己的手足,都有心理方面的

疾病,也使我更想了解這領域,希望透過收看課程,對心理學有基本

的了解。這系列的文章前三分之二會整理授課內容,以幫助自己消化

吸收;後三分之一會分享個人的感想或疑問,藉此向專家或同好多請

益。希望可以和之前的翻譯一起促進版上的討論風氣。:)

  第一堂課是「介紹」,除了上課規定(對我像這樣的學生用不到

:P)之外,主要說明心理學的五大子領域:一、神經科學:通過觀察

大腦反應來研究心理;二、發展心理學:研究人類如何成長、發育與

學習;三、認知心理學:以計算機方法研究心理,探討語言理解、物

體辨認等;四、社會心理學:研究人類的群體行為;五、臨床心理學

: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。

  第二堂課是「基礎:這是你的大腦」,老師一開始提出了自古以

來在哲學上爭議不斷的問題:心理活動是否獨立於大腦之外而存在?

哲學家笛卡兒與世界各傳統宗教、文化都傾向於「二元論」,即身體

與心靈各自獨立,有超越於肉體之上的心靈實體。但現代科學卻似乎

否定了這點,認為心理活動只是大量神經元的生理反應而已。老師介

紹了神經元與大腦的構造,神經元有感覺(蒐集信息)、運動與中間

(思維,連接感覺與行為)三種,接受「興奮」或「抑制」信號,只

有靜止與衝動兩種狀態。神經元產生衝動的數量與頻率,決定感受的

強烈程度。神經元以化學物質傳遞信號,精神科的藥物就是透過改變

傳導物質來產生療效。大腦皮質一小部分是身體感官的定位圖,用電

流刺激該處,就會產生相應的感覺或動作。一大部分負責道德與認知

,若損傷則無法進行這些活動。

  感想:第二堂課確實對我的想法產生衝擊,長久受哲學薰陶的我

,很難接受「一切都是生理反應」這類唯物論觀點,卻又無法輕易捨

棄腦科學的研究成果。老師在課程最後的提示,或許可做為線索,以

解決「自然科學」與「人文精神」相互衝突的問題。那就是電腦並不

能像人類一樣擁有情感、擁有「心」,或者說情感和意識的產生,對

現今的科學來說還是個謎。既然人腦中的神經細胞有數千億個,多如

天上繁星,我們就沒有理由相信人有一天能夠徹底參透其中的奧秘,

頂多是累積知識,向這奧秘不斷逼近罷了。換言之,人未必能當上帝

,製造另一顆大腦。從這一點來看,人的價值和尊嚴就能夠保住了,

卻也不必放棄對腦科學(心理活動之生理基礎)的鑽研。

--

我的網誌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YangWenli
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140.115.220.49
→ skylikewater:電腦何以見得不能擁有情感、擁有心?尤其在你無法定 06/12 13:41
→ skylikewater:意清楚這兩者之前 06/12 13:41
→ skylikewater:當然這是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但身為學認知建模的人 我 06/12 13:44
→ skylikewater:會告訴你這只是你我的操作型定義不同 很多人批評建模 06/12 13:44
→ skylikewater:根本亂做 我可能會反過來說「一般學者空洞的定義也好 06/12 13:44
→ skylikewater:不到哪去」 我傾向嘗試能啟迪研究這樣 06/12 13:45
→ YangWenli:嗯,這就要請更為專業的板友來加入討論了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